開國中將韓偉之子韓京京來明考察瞻仰紅34師泰寧和建寧兩地戰斗遺跡
2月13日至15日,開國中將韓偉將軍之子、現任八路軍研究會副會長韓京京一行,到泰寧縣和建寧縣瞻仰紅34師當年在兩地進行革命斗爭的戰斗遺跡遺址,并對當地紅色文化資源保護與開發工作進行考察指導。
考察紅34師建泰沿線狙擊戰遺址
考察紅34師梅口狙擊戰遺址
韓京京一行先后來到泰寧縣紅34師梅口狙擊戰、建泰沿線狙擊戰遺址、英勇東方軍陳列館和建寧縣武鎮嶺、雪山崠、將軍殿等建寧保衛戰遺址、中央蘇區反“圍剿”紀念園、西門蓮塘革命舊址,詳細了解紅五軍團34師在泰寧、建寧英勇戰斗的光輝足跡,實地考察紅色文化資源的保護、利用與開發等情況。
考察雪山崠—武鎮嶺紅34師阻擊戰遺址
考察中央蘇區建寧保衛戰陳列館
考察中,韓京京對泰寧縣、建寧縣在革命遺址保護、紅色文化傳承等方面取得的成效給予高度評價。希望泰寧縣、建寧縣深入挖掘紅色文化,把紅色資源利用好、紅色傳統發揚好、紅色基因傳承好,做到在保護中促進開發,在開發中落實保護,不斷增強紅色文化的生命力和影響力。
韓京京作《英雄師長英雄師 偉大軍隊偉大黨》紅色教育專題講座
在泰期間,韓京京還抽出時間為泰寧縣委理論學習中心組(擴大)會議作《英雄師長英雄師 偉大軍隊偉大黨》的紅色教育專題講座。講座結合泰寧紅色革命歷史,深情講述了陳樹湘烈士、韓偉將軍從秋收起義到閩西并肩戰斗,共同率領6000名閩西紅軍將士在湘江戰役中,為掩護黨中央、中央軍委和主力紅軍而英勇戰斗的事跡。通過一個個詳實的革命故事,為大家上了一堂精彩生動的黨史學習教育課。
韓京京作《英雄師長英雄師 偉大軍隊偉大黨》紅色教育專題講座
韓京京,開國中將韓偉之子,現任八路軍研究會副會長。其父韓偉將軍生前最大的心愿是為紅三十四師在湘江戰役中犧牲的烈士爭取榮譽和百年后將自己的骨灰送回閩西,與昔日犧牲的戰友長眠一起。1992年,遵其遺囑,韓京京和張微微(永定籍開國將軍張云龍女兒)夫婦將韓偉將軍骨灰送至龍巖,安放于閩西革命公墓。此后,韓京京夫婦每年回到龍巖掃墓,并踏上了一條追尋紅三十四師戰斗歷程和尋訪無名烈士蹤跡的艱難之路。
韓京京夫婦在寧化紅軍長征出發地紀念館
2009年,韓京京在一時無法找到烈士英名的情況下,用自己的積蓄,在廣西灌陽縣(湘江戰役主戰場之一)的烈士陵園,為紅三十四師6000名閩西紅軍將士立下了一塊“無字碑”。2013年,韓京京在尋訪到陳樹湘烈士遺體安葬處后,又用自己一家人的積蓄,在湖南道縣烈士遺葬地和家鄉湖南長沙縣福臨鎮為陳樹湘烈士立起了雕像、旗碑、詩碑等系列紀念物,供后人瞻仰紀念。此后多年,韓京京始終不忘尋訪三十四師無名烈士之志,他會同龍巖、三明市政府經過不懈努力,共查找出大約1100余名烈士的名字。如今這些有名有姓的英烈與那座“無字碑”一起屹立在湘江之畔,紅三十四師閩西紅軍將士永垂不朽!
湘江邊祭奠
【紅三十四師背景資料】
1905年3月,陳樹湘出生于湖南省長沙縣福臨鎮。從小給地主當童工的他,在毛澤東、何叔衡等湖南早期共產黨教導下,16歲就走上了革命道路。從贛南到閩西,在這片紅色土地上,陳樹湘寫下了許多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
陳樹湘石碑
1932年5月,陳樹湘受福建軍區委派,來到寧化曹坊獨立五團,準備組建獨立師,從此開啟了在三明中央蘇區的革命實踐。7月下旬,獨立七師在寧化縣城宣告成立,陳樹湘任師長。英勇善戰的獨立七師,不僅消滅了盤踞在寧化的匪部,還到中沙、河龍、安遠等地,開展游擊斗爭活動?!秾幓h史資料》記載:“1933年2月,獨立七師進駐泉上,并擊潰童子軍的進犯。此后,獨立七師轉戰建寧、泰寧、將樂、歸化、清流等地,軍威大振,令敵人聞風喪膽?!?/p>
1933年3月,獨立七師開赴上杭舊縣整訓,以獨立七師為基礎,擴充新編為十九軍。1933年6月,紅十九軍又奉命縮編為中國工農紅軍第三十四師。紅三十四師下轄3個團,即一〇〇團、一〇一團、一〇二團,其中一〇〇團、一〇一團的團長分別為韓偉和陳樹湘,這兩個團的成員基本為寧化等地三明籍革命子弟。
1933年7月,東方軍進入寧化,開始入閩作戰。根據中革軍委的命令,紅三十四師編入東方軍序列。此后,紅三十四師配合東方軍攻占寧化泉上土堡,解放了寧化、清流、歸化等地。
1934年3月初,紅三十四師隨紅五軍團在閩贛省黎川縣城以南的團村一帶進行設防,阻擊敵軍進攻。4月下旬,紅三十四師奉命堅守閩贛省泰寧縣城,戰前中革軍委任命陳樹湘為師長。進攻泰寧的敵人,是蔣介石主力湯恩伯縱隊八十八、八十九師,戰斗打得十分慘烈。陳樹湘率部同仇敵愾,打退了敵人多次進攻,但終因敵強我弱,紅三十四師奉命撤出泰寧縣城。
1934年5月初,紅三十四師奉命在泰寧縣梅口地區設防,阻擊敵人向閩贛省建寧縣進攻。從梅口撤出后,紅三十四師又奉命開往贛東南,并先后參加廣昌縣高虎腦、驛前戰斗。
1934年9月,紅三十四師奉命開赴贛南興國縣城以北,全力阻擊敵軍周渾元縱隊。這是紅三十四師在中央蘇區戰場上參加的最后一次戰斗。
1934年10月,中央紅軍開始長征。紅三十四師師長陳樹湘奉命率部擔負全軍后衛,一路掩護紅軍主力和中央機關。12月1日,紅三十四師經過三天三夜的血戰,成功掩護中央機關和中革軍委縱隊、主力紅軍順利渡過湘江。后經英勇作戰,陳樹湘率余部突出重圍,轉戰廣西灌陽和湖南道縣、江永、江華一帶。但不幸于12月12日,在江華牯子江渡口搶渡瀟水時腹部中彈,傷勢嚴重,15日,身負重傷的陳樹湘在道縣四馬橋鎮塘坪村馮督廟,組織力量掩護余部突圍,與敵人戰至彈盡糧絕,同一名警衛員一起不幸被俘。面對敵人的威逼利誘,陳樹湘毫不動搖,拒醫絕食,身體越來越虛弱,在押解至道縣途中乘敵不備,在擔架上忍著劇痛,奮力從傷口伸入腹部掏出自己的腸子迅速絞斷壯烈犧牲。這一年才29歲。
革命烈士陳樹湘斷腸明志油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