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身軍裝是我珍藏六十年的寶貝” !88歲老兵陳忠勇的故事
11月23日,筆者慕名來到將樂縣白蓮鎮天許村,拜訪退役老兵陳忠勇。追憶從軍時的戰斗故事,想起犧牲的戰友,講起轉業后投身家鄉建設的歷程,這位88歲老兵說,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是無數革命先烈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我們要倍加珍惜。
陳忠勇穿上軍裝,精神抖擻。
山海征戰屢立戰功
陳忠勇拿出一本泛黃的記功冊,那是他60多年前在部隊屢次立功的記錄。
陳忠勇原名陳九斤,1934年出生。
1949年4月21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百萬雄師強渡長江后,一路南下。5月14日,南平解放。當時將樂還沒解放,活動在白蓮的游擊隊動員青壯年參軍,陳忠勇與10多位同鄉一同走了四天的山路,到達南平,成為一名解放軍戰士,在南平軍分區服役。
1949年8月1日,這是陳忠勇過的第一個建軍節。當時條件艱苦,物資緊缺,部隊只能包一頓洋蔥餡的餃子過節。陳忠勇才15歲,正值身體發育,每天只能吃到兩頓稀飯。盡管生活極其艱苦,卻絲毫沒有影響戰士們勇往直前的戰斗激情。
一天,陳忠勇所在的排行軍經過南平夏道,遇到敵軍的碉堡,敵軍發現后,立馬用輕重機槍輪番掃射。陳忠勇和戰士們在排長指揮下,依托身邊的田埂作掩體隱蔽,將碉堡包圍起來。當時我方30余人,敵方大約70余人,雙方兵力、武器裝備懸殊。面對這種情況,排長心生一計,朝碉堡里的敵軍喊話說大部隊馬上就要來了,勸他們放下武器投降。喊完話,敵軍升起了白旗,并從碉堡里零零星星扔出幾桿槍。我方戰士不知是計,起身準備去繳械,就在這時,敵方的機關槍開始掃射,當場傷亡六七名戰士。面對敵人的無恥行徑,排長十分氣憤,命令戰士把迫擊炮拿上來,對著碉堡連續開了三炮,一下就把敵軍炸懵了,他們搖晃著白旗,大聲喊著要投降。吸取了之前的教訓,排長沒有讓戰士們立即前去受降,而是靜觀其變。正當我方準備再次開炮時,敵人已把輕重機槍等都扔出了工事,排長這才放心,帶著陳忠勇等戰士繳了敵軍的槍械。
記功冊上寫著“福建南平分區,1950年下半年,四等功,抓到一個國民黨團副,剿匪不怕困難,不怕艱苦,積極宣傳與發動群眾……”老陳說,當時他在公安第三十八團九連,部隊在尤溪、德化一帶剿匪。
1952年下半年,陳忠勇在晉江縣金井鎮立了三等功。之后,他所在的公安部隊奉命駐守福建海防前線莆田縣南日島。1952年10月8日,國民黨“金門防衛司令”兼“福建游擊軍區司令”胡璉派特務化裝成漁民,潛入湄洲灣外的南日島,得知南日島只駐扎解放軍1個加強連的兵力,胡璉認為是偷襲的好機會。10月11日7時,胡璉指揮9000敵軍,分乘10艘艦艇,在8架飛機的掩護下,突然向南日島發起襲擊,占領了南日島。10月14日解放軍解放南日島,15日,陳忠勇所在部隊1000余人奉命上島增援。增援部隊上島后,日夜挖地道等工事。敵人發現后進行了炮轟,炮彈如雨一般,很多戰友來不及躲進工事,有的被炸死有的被炸傷,昔日生龍活虎的面孔,再也見不到了。由于敵方經常性進行不定期炮轟,為避免傷亡,陳忠勇和戰友們只能在地道里蹲守,歷時4年之久,期間陳忠勇榮立三等功。由于地道陰冷潮濕,導致他得了風濕性痛風,至今肉類、海鮮都不能吃,且痛風經常發作。陳忠勇對此毫無怨言,而是為自己有幸參加保衛南日島戰斗感到光榮和驕傲。
投身建設無怨無悔
在部隊,陳忠勇工作積極,學習認真,吃苦耐勞,進步很快,后來當上副連長。
1958年4月,陳忠勇被編入預備役軍官,不久到龍巖市永定縣重工業局湖山水晶礦任礦長,負責水晶礦的勘探、開采。
為了開采出更多的礦,陳忠勇主動學習探礦、采礦相關知識,常常早上吃完飯就親自下礦,直到晚上才離開礦井。他顧不上礦里放炮的危險,一心只想多采礦。在他帶領下,勘探并采出一處數量不菲的水晶礦,他立刻向上級報告,由于水晶礦不能見光,他迅速安排遮蓋,并派人24小時駐守,一直到上級部門派人接收。他還積極從群眾手中收購分散的水晶,為國防科技事業提供物資保障,直到1961年復員返鄉。
回到家鄉后,黨組織安排陳忠勇擔任公社武裝部部長,由于種種原因,他毅然選擇回家務農。1965年,在村民們推薦下,他在鄰村古樓村擔任村干部,后來連任三屆村干部。那時,村民生活艱苦,他急村民所急,想群眾所想,偶然的一個機遇,他從南平農科院弄了一串新品種谷穗,經過兩年多的精心培育,終于試種成功,在白蓮公社各個生產隊推廣種植,產量比原來翻了幾番。由于成績突出,他被評為縣勞模。
陳忠勇育有兩男兩女,如今兒孫們都成家立業。大兒子在家務農,陪伴照料老倆口,小兒子在深圳經商,對父母也十分孝順。他的外孫林志強從小愛聽外公的從軍故事,長大后,立志從軍報國,如今在安徽武警部隊服役。
“老兵永遠跟黨走”
回顧軍旅生涯,陳忠勇說,我在部隊服役13年,榮立三等功2次、四等功1次。
當年一起參軍的老鄉中,陳忠勇是年紀最小的,這些戰友有的犧牲在戰場,有的和他一樣回了故鄉,但老兵們大多已過世。
陳忠勇珍藏的記功冊、預備役軍官兵役證
說著,老陳從房間的一個大皮箱里拿出珍藏數十年的“寶貝”—— 一套55式軍裝和數枚軍功章,衣服折疊得整整齊齊,領章和肩章都是用紅紙包得嚴嚴實實。老陳告訴筆者:“用紅紙包住肩章,可以使章的條紋不變色,我愛護這些寶貝就像愛護我自己的眼睛?!彼d奮地穿上軍裝,戴上軍帽、軍功章,讓筆者拍照留念。他雖然年事已高,但還是堅持著站得筆直,聲音洪亮,擲地有聲:“老兵永遠跟黨走!”
通訊員 鄭承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