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湖阿嬤:拍手藝 播手藝 傳手藝
8月17日,記者一行從大田縣城關出發,驅車前往梅山鎮蓋竹村,經歷一個小時曲折的路程,終于抵達了目的地。在一座古樸的農家小院,吳以校和母親朱春花正在整理馬上要拍攝的辣椒。
“我們平時生活在旁邊的新房子里,拍攝在老宅這邊。最近天氣熱,容易吃不下飯,辣椒開胃,我就打算拍攝一期腌制辣椒的視頻?!眳且孕=榻B,一只白色卷毛小狗跑過來蹭他的腿,它是視頻里的常駐嘉賓,被記者一眼認出。
吳以校是一名“90后”的視頻創作者,運營名為“閩湖阿嬤”的賬號,憑借淳樸的農村生活、多樣的傳統手工藝,深受國內外網友的喜愛。2021年12月20日,在環球創作者聯盟授權的出海創作者年度之星評選活動中,“閩湖阿嬤”獲得2021年度新銳達人獎項。
跨行初試
2010年,吳以??既胛湟膶W院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專業。在校期間,受做電商的同學影響,他帶著好奇心開始接觸國外的媒體平臺,第一次了解到流量、自媒體等新潮的概念。
畢業后,吳以校入職泉州安踏體育用品集團有限公司,但工作了半年,他發現這樣的生活沒有挑戰性,不太適合自己,便辭去了這份工作。
“每天待在實驗室里進行產品測試,非??菰?,不是我所追求的生活,年輕人就要多嘗試?!眳且孕Uf,辭職后他與幾個志趣相投的朋友,組建了一個團隊,跨行從事起新媒體行業,將國外網站上關于體育、科技的優質視頻進行解說等二次創作,上傳到國內的各個媒體平臺,因視頻內容新奇,受到許多觀眾的喜愛。
經過一年的研究、摸索,吳以校對國內媒體平臺運營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對新媒體行業的興趣也越發濃厚。隨后,他選擇在南安市從事水上項目的旅游公司工作,負責新媒體運營等工作。
當時,新媒體這個概念才剛開始在國內流行,泉州、南安的新媒體公司主要發展微信公眾號,但吳以校接觸了很多國外的平臺,他發覺新媒體行業發展迅速,不能只發展當下流行的平臺,要多元化、多渠道發展。
“入職前,我和公司老板談了很多,他也很認可我的想法,所以組建了一個小團隊,讓我們專門去做自媒體矩陣?!眳且孕=榻B,以視頻的形式,通過今日頭條、百度、騰訊等媒體平臺,向大眾推介公司的游玩項目,吸引了不少人點贊、評論。
2020年疫情暴發,吳以校無法外出工作,便與妻子暫時回到老家,陪伴父母的同時,跟著母親朱春花一起種田、捉魚、挖泥鰍、做豆腐、搭建土灶……享受起久違的鄉村田園生活。
走紅海外
“我妻子在村里生活了一段時間,覺得一切事物很有意思,平時在網絡上也看到很多類似的視頻,就想著把自己的農村生活拍下來,也上傳到網上試試看?!眳且孕Uf,他對視頻創作很感興趣,兩人商量過后,把拍攝地點定在老宅,由妻子出鏡,他負責拍攝、剪輯等工作,并創建了“閩湖阿嬤”視頻賬號,正式開始創作。
在短短一個月內,賬號發布了20多個視頻,但各大網站后臺反饋的數據并不樂觀,多個視頻播放量堪堪上百,每個月僅有幾百元收入。憑借對媒體行業的熱愛,吳以校仍堅持創作,不斷提升拍攝技術,享受創作帶來的樂趣。直到2020年7月,妻子因懷孕,無法繼續出鏡拍攝,視頻創作一時陷入了困境。
“當時,我就想著都耗費了不少時間和精力,那肯定不能半途而廢?!闭J真思考過后,吳以校決定讓母親接替妻子出鏡,并對選題策劃進行調整,讓內容更加貼近母親的日常生活。
母親的加入,讓視頻有了缺失已久的靈魂。由于一直生活在農村,她對農活和傳統手工藝很熟悉,干活動作十分麻利,不少網友被她自然、樸素的形象吸引,視頻播放量漸漸上漲,從破千到破萬,讓賬號發展走上了正軌。
2020年12月底,吳以校試著把制作紅粬酒的視頻,上傳至國外最大的視頻網站YouTube。出乎意料的是,視頻發布沒幾天播放量就達到了3萬次,還有不少外國網友在評論區里留言,詢問紅粬酒釀制比例,想要自己動手制酒。
“老實說,我從沒想過會有這么多外國網友喜歡我們的視頻,看到后臺反饋的數據時,我都不敢相信?!眳且孕i_心地說,母親知道這個消息以后也非常激動,拍起視頻來更有干勁了,還經常跟他探討視頻選題。
“為了方便外國網友觀看,理解視頻內容,我把文字用翻譯器翻譯成英文,添加了英文字幕?!闭f到這件事,吳以校略顯羞澀,“我的英文不是很好,就只能用機器翻譯,雖然有些翻譯不準確,但并不影響觀看?!?/p>
經過一年多的發展,“閩湖阿嬤”賬號在YouTube網站上已小有名氣,粉絲數達到14.2萬,發布的217個視頻中,播放量超過50萬次的視頻就有19個,其中播放量最高的一個達446萬次。吳以校說,國內對“三農”視頻的扶持力度也逐年加大,他最希望的是通過自己的視頻,向國內外網友們傳播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讓他們看到真實、幸福的農村生活。
靜心堅守
“工藝類的視頻都是非常珍貴的文化,希望多拍攝一些!”“您是一個真正的工匠,我真的很佩服您所做的一切?!薄澳棠坛錆M智慧的生活,每一個視頻都很治愈,謝謝您!”“即使在我的西式廚房里,簸箕沒有任何用處,但我也想要一個,能欣賞、觸摸就夠了?!薄?/p>
“這個是臺灣網友的評論,這個是來自法國的,這個是美國的……”吳以校打開YouTube網站,熟練地使用翻譯器,向記者展示世界各國網友在評論區里的留言。他說,每天看著外國網友點贊中國傳統文化,感覺自己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堅守在500多人的小村莊里,專職成為一名視頻創作者,讓吳以校惹來不少非議和誤解。村里人大多是在田間勞作一輩子的農民,沒接觸過新媒體行業,他們認為身為一個本科大學生,就應該外出找一份正經的工作,而不是天天守在家里無所事事。
“農村人勤勞淳樸,不了解新事物,所以他們說的我從來沒放在心上?!眳且孕Pχf,剛起步時沒有多少收入,連當老師的舅舅也經常來勸導,讓他把拍視頻當做副業來做,去找一份穩定的工作。
對于這些話,吳以??偸切π?,并花更多的時間去研究同類型的視頻賬號,提升拍攝技巧。隨著“閩湖阿嬤”賬號在海外走紅,收入也相對穩定下來,吳以校的這個新潮職業,也漸漸得到村里人和親戚們的認可。
“視頻受到喜愛是我創作最大的動力,但日復一日的創作生活,有時也讓我感到乏味、寂寞?!眳且孕Uf,妻兒都在城關,他曾想過回到城里生活,但這樣就會失去創作的敏感度,做出的視頻不接地氣,權衡利弊后他還是選擇留在村里,堅持自己所熱愛的工作。
兩年多來,吳以校已成為一名老練的視頻創作者。根據時令變化策劃視頻選題,一天能拍攝三個不同題材的視頻,更新頻率變為更加合理的三天,每天抽出一定的時間查看網友評論……
“之前研究評論發現,國內外網友對傳統手工藝制作這一塊很感興趣,我就計劃著以后再做一個賬號,專門發布這些內容?!闭勂鸾窈蟀l展,吳以校已有了合理的規劃,他想要走出蓋竹村、走出大田、走出福建,到全國各地去拍攝傳統手工藝制作。
大田記者站:葉紫妍 顏全飚 實習生:連堯 樂孟悅
新媒體編輯:羅雅慧